穿行测试是一种 审计程序,用于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其目的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特别是判断内控流程的设计是否合理。
具体操作上,审计人员会选取一笔或几笔具有代表性的交易,从其最初发生的业务起点开始,例如业务部门产生业务需求、签订合同等环节,然后顺着整个流程,逐一考察该交易涉及的各个环节所生成的单据、记录,直至最终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会计分录。
穿行测试的核心作用包括:
快速了解业务与流程:
通过穿行测试,审计人员可以迅速掌握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和相关控制措施。
验证流程设计的有效性: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穿行测试,检查控制流程是否完善,从而识别出关键控制点。
风险预警:
穿行测试能够像“放大镜”一样,锁定关键控制点是否失效,从而进行风险预警。
查漏补缺:
对于“设计合理但执行跑偏”的问题,穿行测试能够一抓一个准,帮助审计人员发现并纠正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穿行测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了解业务流程:
描述业务流程,确保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都是按所描述的业务流程运行的。
抽取业务样本: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业务样本进行测试。
获取运行记录:
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所有所抽取业务样本的运行记录。
描述实际运行情况:
按照流程环节,描述样本业务的实际运行情况。
比较并记录差异:
对照流程环节与要求,比较并记录没有做到位的地方。
穿行测试不是单独的一种程序,而是将多种程序按特定审计需要进行结合运用的方法。它通过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来证实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了解、评价控制设计的有效性以及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