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水价是一种 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的收费制度。其基本特点在于,用水量越多,水价越高,以此激励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具体而言,阶梯水价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基本用水量核定 :在合理核定居民用水及各类企业营业用水基本用量的基础上,对定量以内的用水实行低价。超量累进加价:
超过基本用水量的部分实行超量累进加价。即用水量超过一定额度后,每增加一定量,水价按照预设的阶梯递增。
分类收费
居民用水:
一般按户籍人口数核定基本用水量,超出部分按阶梯水价收费。
企业用水:根据不同类型和规模,实行中价或高价收费。
公共服务用水:如学校、医院等,实行低价收费。
营运用水:如商业场所,实行高价收费。
实施背景与政策
阶梯水价旨在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优化水资源配置,调节水需求。
中国自2014年起开始在全国推广阶梯水价制度,以增强企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
具体实例
以北京市为例,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具体收费标准为:第一阶梯每人每年45立方米,水价3.00元/立方米;第二阶梯每人每年68立方米,水价3.98元/立方米;第三阶梯为每人每年超过68立方米,水价6.92元/立方米。
通过实施阶梯水价,可以有效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供水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