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革命, 广义上,是指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人类适应环境、与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和活动。狭义上,则是指20世纪60年代起,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的以改良种子为中心的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农业技术进步活动。
这场革命的主要特征包括:
培育和推广高产粮食品种:
通过引进和培育高产、耐肥、抗倒伏的作物品种,如矮秆、半矮秆小麦和水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增加化肥施用量:
使用大量的化肥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增加粮食产量。
加强灌溉和管理:
通过改进灌溉系统和农业管理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使用农药和农业机械:
利用农药控制病虫害,使用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率。
绿色革命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墨西哥和菲律宾等国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粮食增产效果。然而,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退化和环境污染,以及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低,导致营养不良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90年代初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设想,旨在培育既高产又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品种,并注重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绿色革命是一场以技术改革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活动,旨在通过引进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