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周期是指金融市场(如信贷、房价、资产价格等)呈现出一种起伏波动的规律,类似于潮涨潮落。它通常伴随着经济周期一起出现,但相比经济周期,金融周期的波动幅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金融周期可以概括为金融市场“膨胀—繁荣—萧条—恢复”的循环。
金融周期的定义有多种,但核心概念包括:
金融市场的波动:
金融周期表现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变化,尤其是信贷和资产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主体的认知:
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经济学家Borio(2014)定义金融周期为“基于经济主体对价格与风险的认知,及其与金融约束与资产价格之间交相增强所导致金融市场扩张与收缩交替变化的周期性现象”。
金融变量的扩张和收缩:
中国人民银行(2017)将金融周期定义为“由金融变量扩张和收缩引起的周期性波动,核心指标为广义信贷与房地产价格”。
金融周期对我们生活的意义体现在:
经济预测:了解金融周期有助于预测经济趋势和资产价格波动,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政策制定: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利用逆周期调节来平滑经济波动,维护金融稳定。
风险管理:金融周期反映了金融市场的整体波动态势,可能是引致和放大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源泉,因此,研究金融周期有助于更好地管理金融风险。
综上所述,金融周期是金融市场和经济活动中周期性波动的重要现象,对经济预测、政策制定和个人决策都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