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奇(Kitsch)是一个 用于形容过度夸张情感和戏剧化的审美和作品的德语词汇,最初来源于19世纪的德国。它也被引申为对道德的过度追求、对既定价值观的盲从和拒绝理性思考,以及由此产生的强烈情感。刻奇在艺术、设计、音乐等多个领域都有应用,通常带有贬义,被认为是低俗艺术风格,与高雅艺术相对立。
具体来说,刻奇的特点包括:
过度夸张情感:
刻奇作品常常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引发观众的强烈情感反应,但这种情感反应往往不是真实自然的。
戏剧化审美:
刻奇作品倾向于戏剧化,通过夸张的情节和表现手法来吸引观众。
自媚和迎合:
刻奇有时也用来形容一种自我感动或感伤的情绪,这种情绪不是自然表露的,而是在当前环境下应该表露的,带有自媚和迎合的成分。
使用流行元素:
刻奇作品常常大量使用流行元素,以迎合大众口味,达到让大众认为很时尚的目的。
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刻奇被用来形容一种“玩笑的认真”和“认真的玩笑”的态度,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某些事物时,由于刻奇心理而产生的非理性行为。
综上所述,刻奇是一个具有贬义的艺术和审美概念,用于形容那些过度夸张、戏剧化、自媚和迎合的作品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