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主要使用楷书。楷书,也称为正楷、真书或正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加简化和规范化,具有横平竖直的特点。在唐代,楷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书法艺术中的一种重要书体,被后世誉为“唐楷”。
唐代的楷书代表人物包括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和虞世南等,他们的作品被后世誉为“唐楷”的代表。唐代的书法作品,如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等,都是楷书的经典之作。
此外,唐代还有一些书法家擅长行书,如张旭和怀素,他们的草书作品如《肚痛帖》和《自叙帖》等,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总体而言,唐朝的字体以楷书为主,行书和草书也有一定的发展。楷书在唐代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成为后世书法教学和学习的重要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