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规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mò shǒu chéng guī,意思是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六》,并在后世的文献中广泛使用。其中,“墨”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和他的学生善于守城,因此称为“墨守”,“成规”则表示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虽然在一些文献或使用场景中可能会出现“墨守陈规”的写法,但从规范的角度来说,这属于误用,成语的正确写法是“墨守成规”。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思想保守,固守旧规矩不肯改变,含贬义。
例如:
1. 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
2. 在企业管理中,过于墨守成规可能会导致竞争力下降。
建议在使用这个成语时,确保使用规范的写法,并注意其贬义色彩,以免引起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