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体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它包含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多种形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框架,维护着国家和社会的正常运行。
法律的特征
规范性:
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
概括性:
法律是从大量实际、具体的行为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适用于一般的人,是反复适用多次的。
普遍性:
法律所提供的行为标准适用于所有公民,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严谨性:
法律由特殊的逻辑构成,包括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每一个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
国家强制力:
法律的实施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国家的强力部门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
法律的渊源
法律来源于国家制定或认可,具体表现为:
成文法:
由国家制定形成。
习惯法:
由国家认可形成。
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主要作用包括:
维护社会秩序:
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调整社会关系,确保社会秩序。
保障公民权利:
明确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公民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获得相应的法律保护。
约束国家权力:
法律对国家的权力行使进行规范和约束,防止权力滥用。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婚姻法》。1950年5月,新中国成立才半年多,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就颁布实施了。
结论
法律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具有规范性、概括性、普遍性、严谨性和国家强制力等特征。它通过明确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并约束国家权力。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婚姻法》,标志着新中国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