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即大年初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多重含义和习俗:
牛日:
正月初六又称“牛日”或“牛王之神位”,是女娲造牛的日子。传统上,这一天是农人开始下田,准备春耕之日,因此人们对耕牛充满敬意和关爱。
送穷日:
正月初六也是“送穷”日,人们会在这一天把家中积攒的垃圾扔出去,门上的挂笺也摘下来扔掉,寓意送走贫穷困苦,迎接新年的美好顺利。
马日:
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很多地区这一天是店铺开门、商铺启市的日子,俗称“开张”。同时,正月初六也被视为马的生日,人们会祭马神,给马匹上好草好料。
破五后的第一天:
正月初六也是“破五”后的第一天,意味着年已经过完了,一些禁忌也已经解除,人们可以开始进行各种活动,如送穷神、启市、整理卫生等。
综上所述,正月初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日子,既有对农业耕作的尊重,也有驱赶贫穷、迎接新年的习俗,同时还包含了商铺开张和祭拜马神等民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