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并下令撤中书省,废除丞相。至此,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被废除。
朱元璋在诛杀胡惟庸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决定废除丞相制度。他将丞相的权力分给了六部,并直接对六部进行管理,使得皇帝成为了国家权力的中心,所有的政务都直接由皇帝决策。
此外,朱元璋还规定此后朝廷不得再立丞相,如有胆敢提议设立者,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一举措极大地加强了皇权,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君主专制得到了空前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