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章在古代中国是一个 高级官职,其职责和地位在不同朝代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来说,它相当于现代政府中的 总理或首相。
明清时期的平章
在明清两代,平章是皇帝最亲信的谋士,负责制定国家政策和管理官府。其地位类似于现代的首相或总理。
唐代的平章事
唐代初期,三省长官(尚书、中书、门下)为宰相,但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唐太宗时期开始不常设置三省长官为宰相,而是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参与国事。因此,平章事在唐代实际上是宰相的别称。
唐代宰相的职权包括辨别是非、章明法度、商议国家大事等,这与平章的原始含义“商量处理”相符合。
元代的平章政事
在元代,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作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
综上所述,平章这一官职在不同朝代的具体职责和地位有所差异,但其核心职责是为皇帝提供谋士服务,负责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和管理,因此可以认为其相当于现代政府中的总理或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