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行驶1.5万至2万公里
这是一个通用的参考范围,大部分车辆在这个区间内进行四轮定位检查都比较合理。
更换轮胎后
无论是新买的还是修补过的轮胎,都需要进行四轮定位,因为新轮胎安装后,角度和位置可能发生变化,容易导致跑偏或轮胎磨损不均。
车辆跑偏
如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跑偏现象,可能是轮胎或悬挂系统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进行四轮定位。
发生碰撞事故后
即使车辆看起来没有大问题,碰撞可能让底盘或悬挂系统变形,影响车轮定位,因此建议进行四轮定位。
正常行驶2万公里左右
即使车辆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建议每2万公里左右进行一次四轮定位,以确保车辆的良好行驶性能和可靠性。
更换或维修悬挂系统
当车辆悬挂系统经过更换或维修后,原有的角度和位置可能会发生改变,此时必须进行四轮定位。
轮胎修整或更换后
更换新轮胎或进行过轮胎修补后,如果未进行四轮定位调整,可能会导致轮胎与悬挂系统的配合不协调,影响行驶性能和安全性。
新车在驾驶3个月后
新车在驾驶3个月后应进行四轮定位,以后每行驶1万公里,调换轮胎,以及发生碰撞后都应及时做四轮定位。
感觉车身漂浮或摇摆不定
在汽车正常行驶时感觉车身漂浮或摇摆不定,如同转弯和在崎岖的路面上行驶,说明需要做四轮定位。
车前后轮有一侧磨损特别严重时
这种情况也需要进行四轮定位。
综上所述,四轮定位的时机主要取决于车辆的使用情况和道路环境。建议定期进行四轮定位,以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和性能。具体的时间节点可以参考上述建议,并结合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