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等级保护

时间:2025-03-04 19:27:00 娱乐杂谈

等级保护,全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国家重要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在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时,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它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基本方法,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安全等级划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信息泄露、篡改和破坏,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具体来说,等级保护将信息系统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涉及以下方面:

信息和信息载体的分等级保护 :对国家重要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进行分等级保护。

信息系统的分等级安全保护:

对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包括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产品的分等级管理:

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

信息安全事件的分等级响应和处置:

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和处置。

在中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还有具体的等级划分,分为五级,分别是第一级(自主保护级)、第二级(指导保护级)、第三级(监督保护级)、第四级(强制保护级)和第五级(专控保护级),其中第二级以上信息系统需要到公安机关备案。

等级保护的核心是对信息系统实行分等级、分阶段的安全保护,确保信息系统能够抵御来自外部的威胁和攻击,同时能够在系统遭到损害后,恢复部分功能。

建议

定级备案:第二级以上信息系统需要到公安机关备案,并聘请符合国家规定的等级测评机构进行等级测评。

安全建设整改:各单位各部门根据系统等级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安全建设整改。

持续监控: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确保其持续符合等级保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