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是指一个人最初学会的本民族标准语或某一种方言,通常也是其民族认同和思维交流的自然工具。母语一般是自幼即开始接触并持续运用到青少年或之后,并且在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当部分是通过母语传授的。
具体来说,母语可以有以下几种解释:
个人最早学会的语言:
这是最普遍的定义,强调的是语言获得的顺序和个人对语言的掌握程度。无论是否为本民族语,一个人从小学习的第一种语言都被视为母语。
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方言:
这种定义强调的是语言与民族认同的关系。例如,汉族儿童自幼习得的汉语就是他的母语。
语言的根源:
母语还可以指一个语系中作为其他语言共同起源的语言,如拉丁语被认为是法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等所有罗曼语的母语。
思维与交流的工具:
母语是个人内部语用(思维)与外部语用(输入与输出、接受与表达)的最常见工具,通常是其思维与交流的自然工具。
综上所述,母语不仅是一个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第一种语言,更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个人和民族认同的深层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