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是一种 菊科多年生草本药食两用蔬菜,原产于北欧、西伯利亚和中国。它的根部被广泛认为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东洋参”。
形态特征
高度:可达2米。
根茎:肉质直根,外表面淡棕色至棕褐色,有明显的纵向沟纹。
叶子:基生叶宽卵形,基部心形,两面异色,上面绿色,叶柄灰白色。
花序: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花序或圆锥状伞房花序,小花紫红色。
果实:瘦果倒长卵形或偏斜倒长卵形,两侧压扁,浅褐色。
生长环境
牛蒡喜温暖气候,耐阳光,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属于长日照植物,具有一定的耐旱性。它常生于海拔750~3500米的山坡、山谷、林缘、林中、灌木丛中、河边潮湿地、村庄路旁或荒地等地区。
营养价值
牛蒡富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胡萝卜素比胡萝卜高150倍,蛋白质和钙的含量为根类蔬菜之首。牛蒡还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和毒素、改善体内循环、利尿解热、抑制发炎等功效,对糖尿病、肥胖症、风湿、解肝毒、便秘等有明显疗效。
药用价值
牛蒡在传统中医中被用于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和咽喉痛。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牛蒡具有抗菌、抗肿瘤生长、促进新陈代谢等药理作用。
用途
牛蒡不仅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蔬菜,还可以作为药材使用。其根部可以提取菊糖,用于制作化妆品和保健品。此外,牛蒡还可以用于烹饪,其肉质根细嫩香脆,适合生食、煮食、炒食等多种烹饪方式。
别称
牛蒡的别名包括恶实、鼠粘子、黍粘子、大力子、毛然然子、黑风子、毛锥子、粘苍子、大牛了、牛子、土大酮子、万把钩、鼠尖子等。
牛蒡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是一种具有很高保健价值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