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门”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全诗为:“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宁静的景象,月光下的僧人正在敲击山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此外,这句诗也被用作成语“僧敲月下门”,比喻人以虚名或虚实相似的借口,去拜访或接待自己尊敬的人,以求得他的帮助或庇护。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表示别有用心、投机取巧的行为。
因此,“僧敲月下门”既是一首描绘夜晚宁静景象的诗句,也用作一个成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