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于1944年首次出版的一部生物学著作。在这部作品中,薛定谔运用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理论来探讨生命的本质,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概念,如非周期性晶体、负熵、遗传密码和量子跃迁式突变等。这些理论不仅阐释了有机体物质结构、生命的维持和延续、遗传和变异等现象,而且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薛定谔在书中主张,生命是一个通过不断抵消正熵来维持低熵水平的过程,这种过程被称为“负熵为生”。他还认为,基因是一种非周期性晶体,遗传密码是生命遗传和变异的基础,而突变则是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跃迁引起的。这些观点在当时是非常新颖和具有启发性的,吸引了大量物理学家投身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生命是什么》一书对20世纪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还对哲学、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薛定谔试图通过物理学和化学的理论来解释生命的奥秘,这种跨学科的尝试使得生物学研究获得了新的视角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