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铲,也被称为探铲,是一种 考古钻探工具,主要用于探测地下土层和寻找古代遗迹和墓葬。它由半圆筒形的铲头和一根木杆组成,使用时,考古学家或盗墓者会将铲头打入地下,带出不同质地、颜色和包含物的土芯,以此判断地下堆积的情况,进而发现墓穴位置或遗迹。
洛阳铲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河南洛阳地区,由村民李鸭子发明,并逐渐为后人改进。虽然洛阳铲最初是因盗墓需求而生,但随着考古学的传播和发展,它逐渐成为考古工作者的重要工具,并在安阳殷墟、洛阳偃师商城遗址等古城址的发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洛阳铲不仅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也因其独特的形状和功能,在考古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28年目睹盗墓者使用洛阳铲的情景后,便将其运用于考古钻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需要注意的是,洛阳铲在网络语境中有时也用作比喻,例如“吃我洛阳铲”等表达,但这已超出了其原始意义,与考古工具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