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简称经开区,是指由国家划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一两项产业,同时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一种特定区域。经济开发区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扩大出口贸易,增加外汇收入,积累建设资金,开发国内紧缺产品,满足全国生产建设需要,及时掌握和传播经济技术信息,培养各方面人才,以适应进一步对外开放工作的需要。
根据开发区的规模等级,经济开发区可以分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市级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通常具有较高的经济总量和影响力,是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极。
从发展模式看,经济开发区以增加区域经济总量为直接目标,以外来投资拉动为主,产业以制造加工业为主。同时,经济开发区也注重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经济开发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沿海开放战略以及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点。截至2012年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达到171个,遍及全国各个省市区,普遍成为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