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

时间:2025-03-04 02:10:15 娱乐杂谈

《生命是什么》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于1944年首次出版的一部生物学著作。在这部作品中,薛定谔运用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理论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并引入了非周期性晶体、负熵、遗传密码、量子跃迁式突变等概念,用以解释有机体物质结构、生命的维持和延续、遗传和变异等现象。这些理论贡献不仅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而且对后续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基因调控的操纵子学说以及遗传密码的解读产生了深远影响。

薛定谔在书中提出,生命体通过不断从环境中吸收秩序来抵消其生活中产生的正熵,从而维持在一个稳定而低的熵水平上,这一过程被称为“负熵”。他还认为,生命有机体是一种宏观系统,其行为在某些方面类似于纯机械行为,并且随着温度趋近绝对零度,分子的无序被消除,所有系统都将趋于这种状态,这一过程被称为“最大熵”。

此外,薛定谔对遗传物质的讨论预示了后来DNA的发现。他提出,生命体中必须存在一种能够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非周期性晶体”,即我们今天所说的DNA。这一观点对生命的复制和遗传有了更深的理解,表明生命不仅仅是物质的堆砌,更是信息的传递者。

在探讨意识与量子力学之间的关系时,薛定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即意识可能与量子纠缠有关。虽然这一观点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接受,但随着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兴起,这一领域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薛定谔的思想挑战了我们对意识的传统理解,也许意识并非完全局限于大脑的神经网络,而是与更广阔的宇宙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总的来说,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不仅是一部科学著作,更是一次深刻的哲学思考,它挑战了我们对生命、物质和宇宙的认知,并为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