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饼,又称跋饼,是 起源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福建厦门地区)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这项活动由郑成功发明,并在中秋节时用于娱乐。博饼的内容是投掷六粒骰子,利用结果的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传统的奖品为大小不同的月饼,共计一会,设状元1个,对堂2个,三红4个,四进8个,二举16个,一秀32个。中秋博饼通过掷六个骰子的方式,博得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共六个等次,获取大小不等的月饼,是一项游戏法则公平、简单、有趣,带有竞技游戏性质的民俗文化活动。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鼓浪屿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博饼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在中秋节期间,闽南地区的人们会聚在一起进行博饼,这不仅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让人们在娱乐中获得乐趣。博饼的结果常常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人们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
如今,博饼依然是厦门人最钟爱的中秋活动,也是最热闹的一个民俗节日形式。除了传统的月饼,现代的会饼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出现了更多新的组合,如沐浴露、洗发水、果冻、薯片、可乐等实用物品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