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海, 是月球表面比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月海是月球表面的主要地理单元,总面积上约占全月面的25%。月海虽叫做“海”,但徒有虚名,实际上它滴水不含,只不过是较平坦的比周围低洼的大平原,它的表层覆盖类似地球玄武岩那样的岩石,即月海玄武岩。
月海的形成有多种观点,一种认为月海是小天体撞击月球时,撞破月壳,使月幔流出,玄武岩岩浆覆盖了低地,形成了月海。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月球形成后曾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岩浆洋事件,通过岩浆的熔离过程和内部物质调整,于41亿年前形成了斜长岩月壳、月幔和月核。在40-39亿年前,月球曾遭受到小天体的剧烈撞击,形成广泛分布的月海盆地,称为雨海事件。在39-31.5亿年前,月球发生过多次剧烈的玄武岩喷发事件,大量玄武岩填充了月海,厚度达0.5-2.5千米,称为月海泛滥事件。
月海主要分布在月球正面,其面积约占整个月球正面的一半。月海是月球早期的熔岩流动形成的,30多亿年前,在月球正面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大面积的熔岩淹没了大型的撞击盆地,冷却后凝固,形成了今天的月海。
整个月球上共有22个月海,其中向着地球的这一面有19个。最大的月海是风暴洋,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月面中央的静海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较大的还有冷海、澄海、丰富海、危海、云海等。这些名字是古代天文学家定的。大多数月海具有圆形封闭的特点,周围是山脉。但有些圆形月海相互之间是连接着的。月海海面一般比“月陆”要低得多,如静海和澄海比月球平均水准低1700米左右,最低的是雨海东南部,海底深达6000多米。
建议:在参观月球时,可以更加关注这些独特的地理特征,它们不仅揭示了月球的地质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月球和太阳系其他天体的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