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扬顿挫是一个 成语,读音为yì yáng dùn cu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常用来形容悦耳的声音或富有感染力的朗读。
具体来说:
抑:降低
扬:升高
顿:停顿
挫:转折
这个成语出自宋代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卷上,原文是:“而子建(曹植)诗;委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抑扬顿挫通常用来形容诗歌、散文、演讲等文艺作品中的声音变化,使人感到愉悦和感动。例如,在描述一场讲演大会时,可以说参加讲演的同学声音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有时会被误写为“抑扬顿错”,但正确的写法是“抑扬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