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是 清末和民国初年袁世凯建立的封建买办军阀集团。以下是关于北洋军阀的详细解释:
起源
北洋军阀的前身是1895年清政府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编陆军”,归北洋大臣李鸿章节制。
1901年,袁世凯因出卖维新派和镇压义和团运动,被任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所建新军称为北洋军。
1905年,北洋军六镇练成,形成北洋军阀武装政治集团。
主要人物和派系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主要分裂为直系、皖系和奉系三大派系。
直系以冯国璋为首,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
皖系以段祺瑞为首,在袁世凯死后几年中势力最劲。
奉系由张作霖领导,主要盘踞在东北地区。
政治和军事影响
北洋军阀在1912年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职后,建立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北洋军阀统治。
北洋军阀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故又称北洋政府。
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受到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
覆灭
北洋军阀最终于1926年7月覆灭,随着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推进,北洋军阀的统治结束。
综上所述,北洋军阀是清末和民国初年一支重要的军事政治力量,由袁世凯建立并逐渐分裂为多个派系,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