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刻板行为

时间:2025-03-01 08:18:54 娱乐杂谈

刻板行为(Restricted Repetitive Behaviors, RRBs)是指一系列 频率较高、无明确目的和反复发生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兴趣狭窄、难以接受事物改变等,例如来回摇晃或不断摆弄开关。刻板行为是自闭症患者的两大显著特征之一,也容易干扰自闭症儿童的日常生活,阻碍其新技能的习得,影响适应性行为的发展。此外,刻板行为在孤独症、智力障碍、强迫症中均较为常见,但其中也有细微的区别。

刻板行为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身体动作的重复刻板

简单肢体动作:如反复甩手、玩手指、摇晃身体、打头自伤、开关门、窗和抽屉等。

复杂肢体动作:如旋转、跑跳、前后或者左右摇晃身体、拿头撞墙、原地转圈或围着圈跑等。

对物体的重复刻板

物品排列:如积木必须搭成一条线,物品必须按照某种方式排列。

开关操作:如反复开关门、窗和抽屉。

出门前检查:如出门前一定要关灯、关电视、关门等。

语言和思维的重复刻板

简单语言重复:如重复同样一句话(有自言自语的性质),唱同一首歌。

复杂语言重复:如数数必须从1到10不能从中打断,讲故事只讲同一个,不能将语言进行灵活的运用,尤其在句子组织方面能力弱。

刻板思维:如对某些事物或概念有固定的看法,难以接受新的观点或变化。

刻板行为与强迫行为不同,行为者通常对刻板行为乐此不疲,并不意识到这是不对的,而强迫行为则伴随着强烈的焦虑感,行为者明显意识到这是不对的。

总的来说,刻板行为是一种重复的、固定的、无明确意义的行为,常见于自闭症、智力障碍和强迫症等疾病中,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