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是 物体间相互吸引的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是由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提出的,并在他的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进行了详细阐述。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任意两个质量体之间的引力(F)可以表示为:
$$F = G \frac{m_1 m_2}{r^2}$$
其中,$G$ 是万有引力常数,约为 $6.67 \times 10^{-11} \, \text{N} \cdot \text{m}^2/\text{kg}^2$,$m_1$ 和 $m_2$ 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万有引力的作用非常广泛,它不仅解释和预测了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还适用于地球上的物体,如物体自由下落和抛体运动等。
此外,虽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另一种解释引力的方式,即引力是由于物体存在而使周围的时空发生弯曲,从而影响其他物体的运动轨迹,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日常生活和天体力学中的应用仍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