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是一种 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它通常在舞台上进行,通过演员之间的对白或独白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塑造角色形象。话剧融合了文学、表演、导演、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虽然话剧可以使用少量音乐和歌唱,但其核心在于叙述手段,即以演员的无伴奏对白或独白为主。
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它作为一种外来戏剧形式被引入中国。在中国,话剧最初被称为“文明戏”,1928年,著名剧作家洪深提议将其定名为“话剧”,以统一有关这个新的艺术形式的多种不同称谓,并使其区别于中国传统戏曲。
话剧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剧作家和作品,如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和苏叔阳的《丹心谱》等。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深受观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