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籍号是以 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的一串用于识别学生学籍身份的编码。它从学生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并伴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一人一号,终身不变。
具体构成如下:
正式学籍号:
“G”字头正式学籍号为“G+身份证号”。
临时学籍号:
“L”字头临时学籍号为“L+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4位随机码)”。
无身份证号码的学籍号:
对于没有户籍的学生(无身份证号码),其学籍号为“J+全国学籍系统自动生成的临时身份号码”。
学籍号通常包括以下信息:
省市位(2位)
区县(2位)
学校类别(1位)
学校(3位)
学生类别(1位)
届别(2位)
班(2位)
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
此外,学籍号还可以包括入学年份、学校代码和学生序号等信息。
建议家长和学生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学籍号,因为它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重要身份标识,用于学籍注册、档案管理、身份认证和考试报名等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