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感知或五感感知、思维(脑中所想事物)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通过身体接收到声音、味道、颜色、触感等信息被意识知道的过程,称之为意识过程。大脑里出现的各种想法、记忆、情绪,都会被意识观察到。而被观察到的意识过程,在心理学里称之为意识流。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与客观世界的矛盾,其规律即自觉性。自觉即能动地认识及指导人类的自我自由的实现。意识是随着人类诞生而诞生,是人类发现及创新活动的结果,人类实践合乎人类自由发展的方向即发展人的意识。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意识的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他认为,人类的意识就像是一座冰山,露出水面能看到的部分是我们生活中能够明显感觉到的意识,而隐藏在水面下的那一部分冰山,也就是潜意识。
现代心理学界对意识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意识概念认定,意识是赋予现实的心理现象的总体,是个人直接经验的主观现象,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狭义意识概念则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
综上所述,意识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涉及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它既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主观存在的独特坐标,同时具有能动性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