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9.5中编程绘制圆弧,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使用R命令
当绘制圆弧的半径大于180°时,使用R命令可以绘制优弧(即大于180°的圆弧)。命令格式如下:
```plaintext
G2(顺时针)XZR
```
`G2`:表示顺时针绘制圆弧。
`X`:表示圆弧终点的X坐标。
`Z`:表示圆弧终点的Z坐标。
`R`:表示圆弧的半径,当半径为负值时,表示绘制的是优弧。
方法二:使用I和K命令
当绘制圆弧的半径小于或等于180°时,可以使用I和K命令来指定圆心相对于起点的坐标增量。命令格式如下:
```plaintext
G3(逆时针)IXK
```
`G3`:表示逆时针绘制圆弧。
`I`:表示X轴方向的坐标增量,即圆心相对于起点的X轴坐标变化量。
`K`:表示Z轴方向的坐标增量,即圆心相对于起点的Z轴坐标变化量。
示例
绘制一个半径为50mm的顺时针圆弧
```plaintext
G2 X50 Z0 R50
```
绘制一个圆心在(10, 20),半径为30mm的逆时针圆弧
```plaintext
G3 I10 K20 R30
```
注意事项
在使用R命令时,如果半径为负值,则圆弧为优弧;如果半径为正值,则圆弧为劣弧。
在使用I和K命令时,需要确保I和K的值能够形成一个闭合路径,否则可能无法正确绘制圆弧。
通过以上方法,你可以在R9.5中编程绘制出所需的圆弧。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确保输入正确的坐标和半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