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可编程晶振的步骤如下:
定义外部晶振频率
可以通过宏定义来设置外部晶振的频率。例如,若使用24MHz的外接晶振,则定义`HSE_VALUE`为`24000000`。
如果不想使用宏定义,可以在单片机的头文件中找到默认的宏定义(通常为16MHz)并修改为实际的晶振频率。
配置外部晶振
启用外部时钟并等待晶振稳定。使用库函数进行配置,例如:
```c
void CLK_Init() {
CLK_HSECmd(使能); // 外部时钟开启
while (设定 != CLK_获取标志状态(CLK_标志_HSE_DY)); // 等待外部晶振振动
CLK_时钟开关命令(使能); // 切换启用
CLK_时钟开关配置(CLK_开关模式_手动, CLK_源_HSE, 禁用, CLK_当前时钟状态_禁用); // 切换到外部晶振
CLK_SYSCLKConfig(CLK_预分频器_CPU_div_1); // 1分频
}
```
在main()函数中初始化
在`main()`函数中调用`CLK_Init()`函数进行初始化。注意,如果使用高速外部时钟(HSE),需要将器件选项字节编程为插入等待状态。
调整频率
可以通过改变外部负载电容来调整晶振的实际振荡频率。例如,使用8pF作为负载电容可以将30MHz的振荡频率降低到5ppm。
确保实际振荡频率在所需的频率范围内,并注意振荡裕量和振荡幅度。
使用烧录器进行配置
若需要将特定参数烧录到可编程晶振中,可以使用专用的烧录软件(如Epson SG-Writer II或EPSON SG-8xxx Series Prom Write)进行操作。这些软件允许设置晶振的频率、供电、温度范围、OE管脚功能等参数,并将配置烧录到晶振中。
检查连接和状态
在进行上述操作时,确保晶振和烧录器的连接稳定,避免中断或错误。烧录完成后,检查烧录是否成功。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成功地配置和使用可编程晶振。建议参考具体晶振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软件的操作指南,以确保正确无误地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