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编程步序法怎么看

时间:2025-03-04 13:38:50 明星趣事

PLC编程中的步序法主要涉及将系统的工作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顺序相连的阶段,这些阶段称为步。每个步可以用编程元件(如辅助继电器M和顺序控制继电器S)来代表,步与步之间的状态变化构成了程序的逻辑关系。以下是步序法的主要步骤和概念:

了解需求

明确需要实现的功能和任务,包括输入输出信号的要求和逻辑控制关系。这一步主要是与用户或项目经理沟通,确保对需求有全面的了解。

设计程序架构

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PLC型号和特性,设计程序的结构和框架。这包括模块化设计、任务划分、信号处理等。

确定输入输出

根据需求和设计,确定所需的输入输出设备和信号。

步的划分

将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顺序相连的阶段,称为步。步是根据输出量的状态变化来划分的,相邻两步的输出量状态是不同的。步的这种划分方法使代表各步的编程元件的状态与各输出量的状态之间有着极为简单的逻辑关系。

初始步

与系统的初始状态相对应的步称为初始步,初始状态一般是系统等待起动命令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初始步用双线方框表示,每一个顺序功能图至少应该有一个初始步。

活动步

当系统正处于某一步所在的阶段时,该步处于活动状态,称该步为“活动步”。步处于活动状态时,相应的动作被执行;处于不活动状态时,相应的非存储型动作被停止执行。

触点的结果与步

在步序法中,触点的构成方法可以简化程序和节省程序步数。例如,将串联电路多的电路写在上方,将并联多的电路写在左方。

程序的执行顺序

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对顺控程序作“自上而下”,“自左向右”处理。

编程方法

SET/RESET方法:使用M变量标识步序,当满足步序跳转条件后,将下一步M变量置位,同时将当前步M变量复位。这种方法简单易懂,但在调试中增减步序时容易造成混乱。

步编号方法:使用整型变量作为步序编号,易于理解,便于维护。

WORK & STATE字方法:设置两个变量字state word和work word。State word中的位作为步序标志,work word作为跳转目标步序标志。当前步序state word中步序位对应的条件满足时,触发work word中下一步对应的位。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清晰地理解和应用PLC编程中的步序法,从而有效地控制设备按照设计的流程进行工作。建议在编程过程中遵循这些步骤和方法,以确保程序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