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削编程及加工简述怎么写

时间:2025-03-04 11:42:20 明星趣事

铣削编程及加工简述如下:

铣削加工概述

铣削是在铣床上用铣刀加工工件的一种金属切削加工方法。

加工精度一般为IT9~IT8,表面粗糙度Ra值为1.6~6.3μm。

铣削适用于加工平面、沟漕、V形槽、T形槽、螺旋槽、燕尾槽及成型表面,也可用于钻孔、加工齿轮和镗孔等。

铣削加工的编程步骤

准备工作:了解工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床、夹具和切削工具,并检查其状态与合适性。

确定刀具路径: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确定切削路径,并进行优化选择,通常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阶段。

设定工件坐标系:设定工件的坐标系,并将其与机床坐标系进行关联。

定义刀补和加工参数:设定刀具半径补偿、进给速度、转速等加工参数。

编写NC程序:根据刀具路径和加工参数,编写NC程序,使用G代码、M代码和其他指令描述刀具的运动、刀具补偿、进给速度等信息。

检查程序:通过模拟加工、手动演示、机床自动检测等方法检查程序,确保程序不会产生碰撞、误差等问题。

启动加工:确认程序无误后,将NC程序加载到机床控制系统中,并进行实际的加工操作。

铣削编程的方法

绝对式编程:以工件坐标系的原点为参考点,按照工件设计图纸上的坐标数值进行编程。

相对式编程:以机床的基准点作为参考点,以基准点到加工点的偏移量进行编程。

嵌入式编程:将一些常用的加工操作直接写在主程序中,通过调用子程序来完成。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从零件图纸到制成控制介质的全过程,编制方法有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

数控铣削加工编程的步骤

分析工件的零件图及工艺要求。

确定工艺路线。

计算刀具轨迹坐标。

用数控代码编制程序。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内容

选择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的零件,并确定加工的工序内容。

分析被加工零件加工部位的形状,明确加工内容与加工要求。

制定零件数控加工的工艺路线,包括工序的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与普通加工工序的衔接等。

设计数控加工工序,包括工步的划分、零件的定位和夹具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等。

数控铳削加工编程技术

数控加工程序的基本结构包括程序编号、程序段、指令字等。

指令字代表某一信息单元,每个指令字又由字母、数字、符号组成。

符号“G”规定为准备功能,与机床的运动位置有关。

符号“S”代表主轴转速。

符号“M”规定为辅助功能代码。

符号“D”为刀具半径偏置寄存器,数字表示刀具半径补偿号。

数控铣削加工编程实例

以若干个生产中实际产品的加工为例,介绍在FANUC0i系统以及SINUMERIK802D系统上加工程序的编写。

铣床加工的编程内容

准备工作,包括测量和定位、确定加工的起点和终点、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

坐标系设定,确定工件的坐标系和参考点。

切削路径设定,确定刀具的切削路径。

刀具半径补偿,考虑刀具的半径对加工轮廓的影响。

加工参数设定,设定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总之,铣削编程及加工是一个将加工工艺转化为机器运动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方法。编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加工的效果和质量,因此编程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