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汇编程序的编写需要根据晶振频率和所需的延时时间来确定。以下是一个基于12MHz晶振的51单片机的延时子程序示例,用于延时10ms:
```assembly
DELAY10MS:
MOV R6, 20 ; 外循环次数
DELAY1:
MOV R7, 250 ; 内循环次数
DELAY2:
DJNZ R7, DELAY2 ; 内循环
DJNZ R6, DELAY1 ; 外循环
RET ; 返回
```
在这个示例中,`MOV R6, 20` 设置了外循环次数为20次,`MOV R7, 250` 设置了内循环次数为250次。每次内循环执行 `DJNZ R7, DELAY2`,每次外循环执行 `DJNZ R6, DELAY1`。由于每个机器周期为1us,且 `DJNZ` 指令需要2个机器周期,因此每次循环需要500us。总共需要20次外循环和250次内循环,因此总延时为 `(20 * 500 + 250 * 500)us = 125000us = 125ms`,接近10ms的要求。
如果要更精确地控制延时时间,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精确计算:
根据晶振频率和指令执行所需的机器周期数,计算出精确的延时时间,并使用循环结构来实现。
使用定时器:
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功能来实现更精确的延时。
```assembly
DELAY1MS:
MOV R6, 20 ; 外循环次数
DELAY1:
MOV R7, 250 ; 内循环次数
DELAY2:
DJNZ R7, DELAY2 ; 内循环
DJNZ R6, DELAY1 ; 外循环
RET ; 返回
```
在这个示例中,`MOV R6, 20` 设置了外循环次数为20次,`MOV R7, 250` 设置了内循环次数为250次。每次内循环执行 `DJNZ R7, DELAY2`,每次外循环执行 `DJNZ R6, DELAY1`。由于每个机器周期为1us,且 `DJNZ` 指令需要2个机器周期,因此每次循环需要500us。总共需要20次外循环和250次内循环,因此总延时为 `(20 * 500 + 250 * 500)us = 125000us = 125ms`,接近10ms的要求。
请注意,实际的延时时间可能会受到系统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