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组态编程与现场结合的关键步骤如下:
确认DCS厂家和系统类型
在项目启动后,首先要确认DCS控制系统的类型及供货厂家。了解DCS的硬件和软件性能,并参加厂家组织的培训,以便更好地掌握系统操作和维护技能。
整理点表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图纸,分单元整理点表,包括位号、名称、信号类型、量程、单位及报警值等信息。点表的整理一般在EXCEL表中进行,以便于后续的I/O通道分配和硬件配置。
分配I/O通道
根据DCS厂家提供的卡件类型,具体分配DCS的I/O通道。确保每个测点正确分配到相应的通道中,避免出现错误。
硬件配置
根据现场需求和DCS系统的I/O点数,完成硬件配置。包括电源冗余、控制器冗余、通信冗余、操作站冗余和I/O板卡冗余等,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配置主机插件、电源插件、I/O插件、通信插件等硬件设备。
软件安装和组态
由DCS厂家人员安装系统,并进行检查和配置。启动系统后,根据点表进行下位组态,包括PID调节回路、纯显示回路、开关量控制回路及小的联锁回路等。同时,进行顺序控制和第三方设备的MODBUS通讯配置。
DCS显示控制画面
根据组态结果,设计并实现DCS的控制画面,使人机界面更加友好,便于操作员进行监控和控制。
现场总线与DCS的融合
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改造DCS系统,实现现场总线与DCS控制系统的有效结合。这种融合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减少布线复杂度,降低成本。
系统集成与互操作性
在融合过程中,确保系统各部分的集成与互操作性,遵循通信协议标准化,以实现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数据共享。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DCS组态编程与现场的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工业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和现场条件,灵活调整配置方案,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