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G中进行二维平面编程,主要涉及以下步骤和操作:
准备加工的模型
包括二维线框、片体、三维立体图形等。
编程前五大要素设置
包括模型分析、几何体设置、刀具设置、程序管理、加工方法设置等。其中几何体设置还包括加工坐标MCS和工件与毛坯WORKPIECE。
加工工序的设置
包括刀轨相关参数设置(比较复杂)、进给率和速度等。
生成刀路并仿真
仿真分为3D仿真和2D仿真。
后处理生成机床G代码 。具体的二维编程操作包括:
绘制基本几何图形
使用绘图命令,如线段、圆、矩形等,创建各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修改图形属性:
选择相应的图形,使用修改命令改变线段的长度、圆的半径等属性。
图形变换:
选择相应的图形,使用变换命令进行平移、旋转、缩放等操作。
布尔运算:
选择相应的图形,使用布尔运算命令进行并集、交集、差集等操作。
创建尺寸和标注:
选择相应的图形,使用尺寸和标注命令添加尺寸和标注。
图形编辑:
选择相应的图形,使用编辑命令进行删除、移动、复制等操作。
创建剖视图和截面视图:
选择相应的图形,使用剖视图和截面视图命令创建剖视图和截面视图。
图形转换:
选择相应的图形,使用图形转换命令将二维图形转换为三维模型。
二维UG编程:
基于平面进行编程,通过定义坐标点和直线路径来控制机床的运动轨迹。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要定义平面上的坐标点和直线路径即可。
UG编程五大步骤:
包括准备加工的模型、编程前五大要素设置、加工工序的设置、生成刀路并仿真、后处理生成机床G代码。
解决平面分割问题:
使用UG的模型分析功能,对平面进行颜色分析,然后通过选择特定颜色来统一平面,从而方便后续的刀路生成。
生成上窄下宽的二维图:
在UG中通过设置尺寸参数来调整二维图的上窄下宽,并利用监视功能进行精细调整。
二维图纸的生成:
在UG中从“开始”进入“制图”模块,新建一张图纸页,进行投影得到三视图,进行尺寸标注,写上技术要求,配上公司的图框,生成完整的二维图纸。
通过以上步骤和操作,可以在UG中实现二维平面编程,完成平面零件的绘制、标注和尺寸控制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