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削编程时刀补的计算方法如下:
确定刀具半径 :首先,需要知道刀具的直径,因为刀补是基于刀具半径进行的。例如,如果刀具直径为4,则在刀补上加入4。计算刀补值
切内圆:
如果加工的是内圆,且实际加工尺寸比目标尺寸小20道(即20丝),则在刀补上重新填入3.8(4 - 0.2 * 20),如果实际加工尺寸比目标尺寸大20道,则填4.2(4 + 0.2 * 20)。
切外圆:如果加工的是外圆,且实际加工尺寸比目标尺寸小20道,则填4.2(4 + 0.2 * 20),如果实际加工尺寸比目标尺寸大20道,则填3.8(4 - 0.2 * 20)。
输入刀补值:
在数控铣床的编程界面中,将计算得到的刀补值输入到相应的补偿寄存器中。
使用刀补指令:
在数控程序中,可以使用刀补指令(如G41表示左刀补,G42表示右刀补)来调整刀具的轨迹,使其在切削时自动偏移,从而达到所需的加工尺寸。
试车与调整:
在正式加工前,试车一段工件,然后根据数控操作面板上的绝对值数值减去所测量出的工件尺寸,所得出的数据差即为刀补值。
考虑刀具类型和材料:
在进行刀补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刀具的类型、材料、加工内容等因素,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加工精度和质量。
总结:
确定刀具半径。
根据加工类型(内圆或外圆)和实际加工尺寸与目标尺寸的差值计算刀补值。
将刀补值输入到数控系统的补偿寄存器中。
在数控程序中使用刀补指令调整刀具轨迹。
试车并验证刀补值,确保加工精度。
建议:
在编程前,仔细检查刀具的几何参数和加工要求,确保刀补计算的准确性。
在加工过程中,密切关注刀具的磨损情况,必要时及时调整刀补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