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床编程中,看图编程主要涉及以下步骤:
理解图纸
熟悉图纸中的基本符号、尺寸标注、线型及其他标记。
分析图纸的不同视图,如主视图、剖视图、细节视图、截面视图等,以获取完整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信息。
阅读尺寸标注,理解各种尺寸标注方法,如直径标注、角度标注、距离标注等。
确定坐标系
数控车床的坐标系统包括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加工坐标系应与机床坐标系的坐标方向一致,X轴对应径向,Z轴对应轴向,C轴(主轴)的运动方向以从机床尾架向主轴看,逆时针为+C向,顺时针为-C向。
工件坐标系的原点可由编程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设在图样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处。
选择编程方式
可以采用绝对值编程(用X、Z表示)、增量值编程(用U、W表示)或者二者混合编程。
绝对坐标编程:格式为G00 X Z,刀具运动的终点是用绝对坐标指令的。
增量坐标编程:格式为G00 U W,刀具运动的终点是用增量坐标指令的。
混合坐标编程:格式可以是G00 X W或G00 U Z等。
编写加工程序
根据图纸和工艺要求,将所需加工形状和尺寸转化为机床加工路径。常用的编程语言包括G代码和M代码等。
使用G代码指定机床的加工路径、运动速度、进给速度等参数。
验证编写的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可以通过软件模拟或实际测试来完成。
注意事项
在编写程序时,要注意刀具是否和工件及夹具发生干涉,避免碰撞。
在车削时,快速定位目标点不能直接选在工件上,一般要离开工件表面1~2mm。
理解图纸中使用的材料类型、热处理要求以及可能涉及的其他加工工艺,以选择合适的切削工具,并制定正确的加工流程。
通过以上步骤,编程人员可以有效地将图纸信息转化为数控车床能够理解的编程指令,从而完成加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