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的图解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零件图样分析
目的:了解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精度和热处理要求,确定是否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
内容:确定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计划、确认与生产组织有关的问题,如选择机床、夹具、刀具、加工路线、切削参数等。
确定加工工艺过程
目的:根据零件图样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案,包括加工顺序、装夹方式、刀具及切削参数等。
内容:设计夹具、选择刀具、确定走刀路线、切削用量等。
数值处理
目的:根据已确定的加工路线和允许的零件加工误差,计算出所需的输入数控装置的数据。
内容:计算零件轮廓和刀具运动轨迹的坐标值,包括几何要素的起点、终点、圆弧的圆心坐标值等。
编写加工程序
目的:将确定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刀具位移量与方向以及其他辅助动作,按走刀路线和所用数控系统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制出程序单。
内容:按照数控系统要求的程序格式和代码格式编写加工程序,附上必要的加工示意图、刀具布置图、机床调整卡、工序卡以及必要的说明。
输入数控系统
目的:将编写好的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系统中,以便控制机床自动加工。
内容:通过CNC机床的操作面板、EDIT方式或控制介质(如MDI、RS232C接口、USB接口、DNC接口等)将程序信息输入到数控系统。
程序校验,首件试切
目的:验证加工程序的正确性,确保机床能够按照程序进行自动加工。
内容:校对程序及首件试切,检查加工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调整程序参数或工艺方案,直至达到满意的加工效果。
图解示例
零件图样分析
确定零件为圆柱体,材料为钢,尺寸为直径50mm,长度100mm,精度要求高。
确定加工工艺过程
选择数控车床进行加工,使用外圆车刀,采用直径编程方式。
数值处理
计算圆柱体轮廓的坐标数据,确定走刀路线和刀位数据。
编写加工程序
使用G代码编写加工程序,包括启动、进刀、切削、退刀等步骤。
输入数控系统
通过CNC机床的操作面板将程序信息输入到数控系统中。
程序校验,首件试切
运行程序,进行首件试切,检查加工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调整程序参数或工艺方案。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数控编程的图解,确保数控加工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