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850编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设计零件
使用CAD软件设计零件的三维模型。
将设计好的零件图形导入到CNC编程软件中。
选择机床和工具
根据零件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CNC机床和加工工具。
制定加工策略
确定加工顺序、切削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率、切削深度等)、刀具路径等。
手工编程
对于简单任务,直接在CNC机床控制面板上输入G代码和M代码。
自动编程(CAM编程)
使用CAM软件自动生成G代码,该软件读取CAD模型,并允许用户通过图形界面选择加工策略和设置切削参数。
模拟和验证
在发送程序到CNC机床前,使用CAM软件或机床自带的模拟功能进行程序模拟,确保无错误或碰撞。
机床设置
安装工件、刀具和夹具。
运行程序
将G代码程序加载到CNC机床控制系统中,并启动程序进行加工。
监控和调整
在加工过程中监控机床运行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切削参数或停机检查。
后处理和检验
加工完成后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如去毛刺、清洗等)和质量检验。
常用编程软件
CAD/CAM软件:如CAD/CAM软件,集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功能,帮助用户进行零件设计、工艺规划、刀具路径生成等操作。
G代码编辑器:用于描述机床的动作和加工过程,通过软件仿真工具在实际加工前对程序进行验证。
CNC850编程软件:由CNC850控制系统官方提供的专用编程软件,具有图形化界面,方便进行图形绘制和参数设置。
编程代码输入方式
手动输入:通过CNC机床的控制面板输入代码,按“确认”键确认每条代码。
自动编程:通过CNC软件进行编程,生成G代码后传输到机床控制面板中。
代码格式和注意事项
代码格式:G代码格式较为固定,通常以字母G开头,后面跟随数字或字母表示操作指令。
代码顺序:CNC机床按照代码顺序执行操作,确保代码顺序正确。
数值精度:输入代码时,注意数值的精度,确保加工精度。
校验代码:输入代码后,可进行校验,确保代码无误。
通过以上步骤和工具,可以有效地进行CNC850的编程工作。对于复杂形状的零件,建议使用自动编程软件以减少编程时间和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