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铣床编程中,阵列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式,用于在工件上创建多个相同的特征,如孔、槽或凸台。以下是铣床编程中实现阵列的一般步骤:
设定坐标系
确定工件坐标系和刀具坐标系,确保坐标原点和坐标轴方向正确,以便准确地进行加工定位和移动。
定义刀具
根据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定义其参数,如刀具直径、刀具长度等。
确定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明确要加工的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这可以通过图纸或CAD软件来确定。
确定加工工艺和刀具选择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和刀具,包括铣削方式(如平面铣削、立铣、端铣等)、刀具类型(如铣刀、钻刀、铰刀等)以及刀具的尺寸和材质。
编写阵列宏程序
使用变量控制阵列孔的位置。例如,FANUC数控铣床的矩形阵列孔宏程序编制示例中,使用`G90`、`G54`、`G40`、`G1`、`Z100`、`F1000`、`M03`、`S1500`等指令进行初始设定,然后通过`WHILE`循环和`G81`指令实现孔的阵列加工。
```plaintext
G90G54G40G1Z100F1000M03S1500
G1X0Y0F1000Z5
4=15
WHILE[4LE90]DO5
5=15
WHILE[5LE90]DO6
G81X4Y5Z-10R3F50
5=5+10
END6
4=4+10
END5
G1Z5F200Z100F1000M5M30
```
在这个示例中:
`4`和`5`是变量,用于控制阵列的坐标和方向。
`G81`指令用于执行钻孔操作,`X4Y5Z-10R3F50`表示在X和Y方向上移动指定的距离,Z方向上向下移动10毫米,并进行半径为3毫米的圆弧切削,进给速度为50毫米/分钟。
`WHILE`循环用于控制阵列的重复次数。
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你可以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编写铣床阵列程序。建议在实际编程中,根据具体的机床和加工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加工精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