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演员的站立方式有以下几个要点:
别腿站立
除了老旦角色外,旦角(包括正旦、青衣、花旦、彩旦、刀马旦、丫环彩女、女兵等)在舞台上通常采用“别腿”站立的方式。这意味着一条腿别在另一条腿后面,双脚虽然在腰包(一种围在外面的千层折裙)里面,但还是要保持这种站姿。
提气、挺胸、收腹
旦角在舞台上的站姿要求提气、挺胸、收腹,这样显得精神饱满。不提气则显得不精神。
稍侧身
旦角在舞台上忌讳正面面对观众,而是稍侧身站立,以增强舞台效果和美观。
子午相
京剧演员在站姿上要求以腰部和颈部为轴,使头、上身、腿脚成为三个方向,摆成“子午相”。这意味着面部、眼神、手脚的摆放要朝向不同的方向,相互映衬,形成一种平衡而不呆板。
重心和姿势
演员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掌握重心,保持腰立背平、提顶松肩、收腹收臀。上身、腿脚和头不能朝着同一个方向,而是要以腰部和颈部为轴,使头、上身、腿脚成为三个方向,摆成子午相。
腿脚灵活性
演员的腿脚需要灵活,能够随心所欲地施展动作,以便在舞台上表现各种步法和手势。
膝盖松弛
在一些旦角步法中,膝盖要保持松弛,以便于灵活移动和表现优雅的身段。
手眼身法步
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手势、眼神和身法的配合也非常重要。例如,举手到眉边、拱手到胸前,以及云手等动作,都是旦角常用的手势。
通过这些站姿和步法的训练,京剧演员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优美、稳健且富有表现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