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演员的艺名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自己起的艺名
有些相声演员会根据自己的性格、经历或者某种特定的寓意给自己起艺名。例如,朱绍文的艺名“穷不怕”,是因为他为了养家糊口,在慈禧太后丧事期间禁止演戏的情况下,迫不得已改行说笑话赚钱谋生,取意“为生活所迫不惧怕演出的禁令”。
师父赐的艺名
有些相声演员在拜师学艺时,师父会赐予一个艺名。这种艺名往往与师父的意愿、辈分或者期望有关。例如,马季原名马树槐,因为原名拗口,侯宝林大师根据当时电影《牧鹅少年马季》改的艺名。
家族或辈分的影响
有些相声演员的艺名与家族或辈分有关。例如,第四代门长裕德隆和第五代门长张寿臣分别规定了以“德”和“寿”字排列的艺名。
社会经历或特征
有些相声演员的艺名来源于他们的社会经历或身体特征。例如,白全福的艺名“壁里蹦”,是因为他个儿矮且胖,在夹壁墙之类的窄小空间也能蹦蹦跳跳,空翻倒猫儿。
观众或市场的需求
旧社会相声艺人为招揽观众,往往给自己起一个滑稽可笑的艺名。例如,周德山取名周蛤蟆,富寿严取名山药豆等。
个人成就或特点
有些相声演员的艺名反映了他们的个人成就或特点。例如,郭麒麟的艺名“大林”是因为他原名郭奇林,而“大林”这个名字听起来更顺口,也符合他后来的发展。
总的来说,相声演员的艺名来源多种多样,既有个人因素,也有家族和师承的影响,还有市场和观众的需求。这些艺名不仅具有艺术性,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