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演员身段怎么练的好

时间:2025-01-26 09:09:50 明星趣事

要练好戏剧演员的身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动静求圆

在传统戏曲身段中,要求一招一势都要圆起、圆行、圆上。例如,圆场和弧线行步要求行圆,手向前指时臂要掏手成圆,伸指时要求腕圆,台步要求划圆。在舞台上表演时,要避直行圆,圆起圆止,运用适当,不能唯圆论。

收展开合

收展开合是对比规律之一,要求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慢中有快,快中有慢;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大中有小,小中有大;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在合上,一般是向内为合,向外为开,逢开必合。例如,“云手”动作中两臂做揉球动作时,就是双臂划圆相合;打飞脚时是手脚相合。训练时要求演员眼随手动,臂动身随,这种相互呼应,也就是身段讲的“动一环,无一环不动”的道理。

小三节要协调

训练演员的功架,首先要练三节,即肩、肘、腕。肩为根节,肘为中节,腕为梢节。从三节的关系来看,主动是根节,次动是中节,随动是梢节。例如,“山膀”动作要求藏肘、扣腕、不露肩,这是大圆中套小圆,形圆,静止如张弓。

腰的训练

戏曲演员的腰功非常重要,因为腰是全身的枢纽,控制着四肢的活动。要通过腰功的训练,掌握腰部运动的控制能力,使身段动作灵活优美。例如,“轱辘椅子”主要练的是腰上的劲和眼里的神,要求腰要活泛,不能僵板。

眼法训练

眼睛是传神的关键部位,演员要练得知道怎样运用眼神,怎样“拿神”,这样表演水平才能提高。例如,程砚秋先生提出的“进要矮、退要高、侧要左、反要右”,以及“横起顺落”等规则,都是对眼神运用的要求。

步法训练

步法是指角色脚步的行动特征与表现方法,对戏曲演员的台风有重要影响。要通过各种步法的训练,增强腿部控制能力,使动作到位且自然流畅。例如,丁字式、八字式、弓箭式等准备姿势和脚姿的训练,都是身段训练的基础。

身法训练

身法是以身姿为展现主体的各种舞蹈化的形体姿态,包括手、眼、身、步等。要掌握身法,需要将传统的程式化动作与现代的武术、杂技、体操、舞蹈等动作相结合,创新符合时代精神和时代文化的动作。

全身协调训练

形体训练包括共同训练项目、男女分别训练项目和行当分别训练项目。通过这些训练,提高肩、肘、腕、手各部位的灵活性和控制能力,使身段动作协调统一。

通过上述方法的综合训练,戏剧演员可以逐步练好身段,使表演更加圆活、协调和富有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