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演员跑场,即跑圆场,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动作程式,主要用于表现剧中地点的转换。以下是跑圆场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速度变化
跑圆场的速度通常由慢到快,分为慢速、中速和快速三种。
慢速多用于起步,逐渐加快到中速,最后转为快速。
步法
男性圆场:
起步时左脚尖微撇,踹脚跟,勾脚面向前迈出,脚跟着地,随即压脚掌满脚着地。
同时右脚跟稍踮起,随之向前迈右步,双脚交替逐渐加快前进。
男性中步距离约一尺左右,步子要均匀,不可端肩、晃腰、腆腹、撅臀。
女性圆场:
起步时右脚尖微向外撇,勾脚面向前迈出,脚跟先着地,随即压脚掌满脚着地。
同时左脚跟踮起,顺势左脚迈步向前跑,姿态同前,腿不能僵直,两膝盖内侧要贴紧,步子要小、快、均匀,上身稳,不可扣胸、撅臀。
身体姿态
跑圆场时,演员头要正,眼要平,立腰提气,上身挺拔,两膝以下放松,脚腕部用力,脚跟到脚尖自后而前用力压住,步履小而频率快,跑动中始终保持身体不晃动。
行进路线
圆场的行进路线可以是直线、横线、半弧圆、斜线、圆圈、S字形、∞字形等。
两个以上演员在场上交叉地跑∞字形圆场,称为编辫子。
注意事项
跑圆场时,两腿膝盖不能僵直,上身不能乱晃,步子要均匀,不可端肩、晃腰、腆腹、撅臀。
开始时速度较慢,逐渐加快至中速、快速,以表现出不同的情境和情感。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戏曲演员可以在舞台上有效地进行地点转换,增强表演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