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会战是指 1938年1月至1938年6月期间,中日双方在以江苏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战史上继淞沪会战和忻口会战之后的第三次中日双方大会战。
徐州地处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汇点,是苏鲁豫皖四省的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日军企图通过打通津浦铁路,把南北战场连成一片,进一步吞噬中国的土地。为应对日军的威胁,国民政府组建了第五战区,并在南京沦陷后,决定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在徐州南北地区发起大会战,以迟滞日军,为中国军民转移做准备。
徐州会战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8.2~3.15):
主要在鲁南和淮河以南地区进行;
第二阶段(1938.3.15~4.7):
主要在台儿庄及周围地区进行;
第三阶段(1938.4.7~5.19):
主要在徐州周围地区进行。
在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取得歼灭日军1万余人的胜利,给敌人以有力打击,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然而,1938年5月19日,徐州会战失利,日军进入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