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计算软件代码的复用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基于构件的方法
定义参数:
`C无复用`:开发没有复用的软件成本。
`R`:软件的复用率。
`F使用`:复用相对成本,通常取值在0.1到0.25之间,一般使用0.2作为默认值。
计算公式:
`C采用复用开发部分` = `C无复用` × (R × `F使用`)
`C没有复用开发部分` = `C无复用` × (1 - R)
`C采用复用` = `C采用复用开发部分` + `C没有复用开发部分`
`C采用复用` = `C无复用` × (R × `F使用` + (1 - R))
示例:如果某软件复用率R=50%,`F使用`=0.2,那么`C采用复用` = `C无复用` × 60%。
基于代码行数/工作时间的方法
计算公式:
代码复用率 = (新代码中引用的已有代码行数) / (新代码总行数)
说明:这种方法通过比较新代码和已有代码的比例来评估编程效率。
基于功能模块的方法
识别共性:在一个命名空间、页面或类中,识别出相同的功能函数、数据结构或方法。
计算复用率:通过统计这些共性出现的频率来估算代码复用率。
基于使用情况的统计方法
统计共性软件:确定在软件中使用过的共性软件及其使用频率。
计算复用率:复用率 = (共性软件被使用的次数) / (总使用次数) × 100%。
建议
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和可用数据选择最合适的复用率计算方法。
综合考虑: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多种方法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持续监控:定期评估代码复用率,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持续优化开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