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过程是指为建造高质量软件所需完成的任务的框架,包括形成软件产品的一系列步骤、中间产品、资源、角色及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工具等范畴。具体来说,软件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活动与任务:
软件过程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和任务组成,这些活动和任务将输入的工作产品转换为输出的工作产品。活动是任务的集合,任务起着把输入进行加工然后输出的作用。
过程模型:
软件过程定义了软件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发布和维护的一个过程模型。一个软件过程定义了软件开发中采用的方法,并包含该过程中应用的技术方法和自动化工具。
过程分类:
软件过程可以概括为三类:基本过程类、支持过程类和组织过程类。基本过程类包括获取过程、供应过程、开发过程、运作过程和维护过程等。支持过程类包括文档过程、配置管理过程、质量保证过程等。组织过程类包括基础设施过程、改进过程以及培训过程等。
过程框架:
软件过程构成了软件项目管理控制的基础,并且创建了一个环境以便于技术方法的采用、工作产品的产生、里程碑的创建、质量的保证以及正常变更的正确管理。
成熟度模型:
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是评估和提高软件过程能力的一种框架,包括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量化管理级和优化级。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过程与软件生命周期密切相关,软件生命周期是从开始研发软件到软件停止使用的整个过程,包括市场调研、立项、需求分析、规划、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程、单元测试、集成测试、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综上所述,软件过程的范围涵盖了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从需求获取到软件发布和维护的各个阶段,并包括所需的方法、工具、资源、角色和相关文档等。通过定义和遵循一个结构化的软件过程,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软件开发项目,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