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软件的设备管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设备登记与建立清单
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对公司检测设备的登记,建立设备一览表,并进行归档管理。
设备验收与校准
在使用前,检测人员应核实检测设备的精度及检定标志,符合要求后才可以使用。
对检测设备所使用的软件在使用前检测人员应予以确认。
验收时发现设备精度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更换。
发现有设备失准时及时进行检定和校准。
版本控制与状态标识
实验室应对测试工具软件进行版本升级和配置控制,防止误用。
正在进行测试的设备应张贴“测试中”的标识,并在屏保中设置标识,以避免错误调整测试环境影响测试工作的进行。
使用维护保养
制定设备支持清单,明确需要进行测试的设备、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版本,从而确保测试覆盖的全面性。
利用设备管理工具(如DeviceAnywhere、Perfecto)集中管理所有测试设备,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质量管理体系
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对设备管理的要求包括设备购置、标识、维护、校准和期间核查等方面。
强调测试工具软件的版本控制和状态标识的重要性。
多设备管理
在实施分布式测试时,可以使用开源框架(如Selenium Grid或TestNG)或云基础设施(如Sauce Labs、BrowserStack)来管理多设备。
再确认
当条件、要求等发生变化时,应对软件进行再确认。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检测软件的设备得到有效管理,从而保障软件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