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软件版本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版本管理
开发阶段:开发人员在本地开发环境进行代码开发,基于主干分支创建功能分支。每次提交代码时,需添加清晰准确的版本注释。定期(每周至少一次)对开发版本进行集成测试,确保各功能模块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测试通过后,标记当前版本为内部可用版本。
测试阶段:将内部可用版本部署到测试环境,测试人员依据测试用例进行全面测试。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到缺陷管理系统,开发人员及时修复并更新版本。修复完成后,重新提交测试,直至测试通过。测试通过的版本标记为测试通过版本,可根据需要发布给相关部门进行试用或确认。
发布申请
当软件版本满足发布条件后,由项目负责人提交发布申请,详细说明发布版本号、发布内容、发布范围、预计发布时间等信息。
发布审批
发布申请提交后,依次经过项目团队内部评审、质量保证部门审核、相关业务部门(如市场、销售等)反馈,确保发布版本符合各方需求。法律审核由法务进行。
版本编号
为了明确标识软件版本,需要对版本进行编号。编号格式通常为主版本号.子版本号.修正版本号.构建版本号,例如1.2.1、2.0、3.0.1 build-123。主版本号和子版本号用来标识功能变化,修正版本号表示功能不变化的情况下修复bug,构建版本号表示一次新的构建。
版本发布
对于Windows平台:在VS的发布中可以设置发布版本,包括主要版本号、次要版本号、内部版本号和修订版本号。还可以让版本号自动增长。
对于微信小程序:登录微信公众平台首页,进入开发管理画面,选择提交审核按钮,填写相关信息后提交审核。
对于其他平台:通常需要更新程序升级日志,修改AssemblyInfo.cs文件中的版本号,重新编译项目,生成新的安装包,并通过邮件通知相关人员。
版本后缀
可以在版本号后面加入Alpha、Beta、Gamma、Current、RC(Release Candidate)、Release、Stable等后缀,以便区分不同阶段的版本。
建议:
在发布软件版本前,确保所有功能模块经过充分测试,并且没有重大bug。
使用清晰的版本编号系统,以便于追踪和管理不同版本的发布历史。
在发布流程中,确保所有相关部门(如市场、销售等)都了解并同意发布的版本内容和范围。
通过邮件、内部通知等方式,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了解版本发布的进度和细节。